造车、玩科技……房企转型是破局还是绕道拿地?



  转型之路不顺畅,赚钱还是靠地产

  近年来,多个上市房企在转型之路上探水,广州12家上市房企的转型轨迹具有一定典型性。无论各家转型动作多大,从财务状况来看,目前赚钱来源主要是靠地产销售收入。

  2016年,绿景控股对公司经营范围调整,在清理房地产库存的同时,也开始探索医疗健康等领域。但从年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绿景控股转型之路并不顺畅。2018年绿景控股的医疗服务领域营收仅139 .11万元,同比减少73 .54%。2018年,绿景控股还出售了北京明安和明安康和的100%股权,以及南宁明安70%股权,目前旗下的医疗行业全资子公司仅剩广州市明安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明安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相比2016年大幅减少。同时,公司对旗下医疗项目的研发投入也缩水过半,2018年投入609 .15万元,同比减少58 .38%,且主要是为北京明安子公司明安在线的在线医疗投入。相比前两年在医疗行业大张旗鼓的投入,绿景控股突然的“低调”也暗示了公司转型的不如意。

  财经资深研究员喻姿玮认为,转型的更大困局在于———企业对行业旧有发展模式难以做出实质性突破。

  有地产公司从2014年开始进军基建、金融、消费三大板块。在业务培育期的大量投入之后却没有产出。在一番吃力不讨好的折腾后,企业发展规模不及预期,利润萎缩。

  或新业务缺乏明晰的模式和逻辑,而且转型机会成本很高,一旦利润青黄不接或陷入停滞,后果难以承受。资金、人才、资源都会成为新业务开展中的障碍和困难。

  虽然转型不易,但12家上市房企对一定要转型达成了共识。

  珠光控股和中国奥园在年报中提到,2018年是房地产调控最密集最严格的一年。同时房企融资环境保持收紧态势,也使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房企感到头疼。而对于珠江实业和粤泰股份此类经营状况不佳的中下游房企,更是受到土地、建造、人工、融资等方面的成本上升、房地产行业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等因素的影响。


上一篇:湘潭环保局:砸监测车2人被拘 将调查涉事污企

下一篇:“量米勺鸭”受网友追捧,创意封口夹你入手了吗?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