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被新闻术语搞晕了(图)



(原标题:海清:被新闻术语搞晕了(图))

海清:被新闻术语搞晕了


  《女不强大天不容》在东方卫视的播出搅热了媒体圈,因为这是第一部聚焦媒体人、关注纸媒变革的电视剧。然而,将媒体人的故事搬上荧屏也不是一件完全讨好的事,就算六六笔下无烂片,但该剧依然被挑剔的媒体人挖出了不少槽点——大家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编剧六六如何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一边吐槽这部剧拍得并不真实,比如,36岁的郑雨晴临危受命当社长,显然还差很多“经验值”……

  日前,饰演郑雨晴的海清接受了记者的微信采访,谈到剧中年轻女社长的角色以及职场女性的生存现状,海清大方地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A.被新闻术语搞晕了!“我史无前例地进入不了角色”

  海清与六六堪称金牌CP,只要她们联手就不愁没有收视。《女不强大天不容》是二人继《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心术》后的第五次合作。在之前的生活剧中,海清饰演的媳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此次参演《女》剧,海清几乎是“脱胎换骨”,从大学毕业进入报社实习,一直演到36岁临危受命晋升女社长,在互联网浪潮下带领报社走出困境,突破之大可见一斑。

  记者:你觉得当记者和当演员哪个感觉好?

  海清:当记者和当演员都非常不容易,新闻记者危险度很高。我一直很敬佩两个职业,一个是战地记者,一个是军人,这两个职业都非常厉害,都会有生命危险,但从事这两个职业的人都坚守着自己的职业理想。作为记者,面临危险也不断接近事实,把真相报道出来,我真的非常敬佩。

  记者:拍摄这部剧时,感觉台词难背吗?

  海清:台词真的很多,开机第一个星期我史无前例地进入不了角色,NG了很多次,而且整部戏我和杜淳都NG好多回。大家就觉得很奇怪,这两个演员怎么老说错词?后来我找到原因,他的台词有很多银行术语,而我的台词则多是新闻术语。记得有一次我一直在背一个词语叫小报头挂标,梦里都在背,我完全不懂这是什么。还有软文啊硬广啊,新华社评论啊什么的,那些词背得我都晕了。

  B.这个角色是“抢”来的?“是有所准备等来的”

  有报道说,“郑雨晴”原本是让蒋雯丽来演的,但因为档期对不上才给了海清,由此演绎出了海清“抢”角色的说法。面对质疑,海清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很敬佩记者这个职业,因此也对郑雨晴这个角色充满期待。

  记者:据说郑雨晴这个角色是你“抢”来的,因为最初定的是蒋雯丽?

  海清:不算是抢来的,而是有所准备等来的。六六跟我说她在准备这部戏的时候我也知道,而且对这个职业乃至郑雨晴这个人物的走向都非常感兴趣,而就在此时制片方找到我,我正好档期空着。

  记者:这部剧开播后,不少新闻从业者都觉得不够真实,对此你怎么看?

  海清:我觉得这部剧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真实,但行业的真实性有的时候没有办法做到像纪录片一样,戏剧和纪录片是有区别的。

  记者:如果你是记者,最想问海清什么问题?海清:我会问海清,你最不想回答的是什么?我觉得其实也是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比如,你怎么把握这个角色的?因为如何把握角色并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C.我是一个贪心的人!“不放弃事业,也想顾家”

  海清对于职场女性的现实状况也有自己的看法:“女总编很少,女企业家、女导演都不多,很多职位女人升不上去,其实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记者:《女不强大天不容》整部戏算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下媒体的情况。但事实上36岁便当上女社长的毕竟罕见?


  海清:女总编很少,女领导也不是很多,女企业家、女导演都不多,女性在很多岗位做到一定层次就升不上去了,其实和家庭有很大关系。这是我个人的感悟,在职场上的女性想要有所建树,想要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势必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中国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传统,女人的事业再忙也得顾家。

  记者:所以你有时候也很累很无奈?

  海清:我常说自己是个贪心的人,我不想放弃目前的事业,但又很想照顾孩子照顾家。

  记者:你和丈夫是怎么一起经营家庭的?

  海清:我去年一整年都特别忙,就跟我先生商量,结果他去年辞职一年,来帮我带孩子。文/兰州晨报记者丁凯珊

  作者:你觉得当和当演员哪个感觉好?

netease


上一篇:超一半网民通过Facebook等社交媒体获取新闻 付费新闻出版商面临挑战

下一篇:比利时VS爱尔兰焦点战 新欧洲红魔该醒了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