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新闻业:帮助记者定制内容



根据读者的性格、心情以及地理位置,记者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向每位读者讲适合他们的故事。

编者按:本文作者 Francesco Marconi,美联社策略经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教师。本文是他关于人工智能与新闻工作室结合的畅想。

新闻及信息生态系统再一次迈入变革阶段。移动优先的内容消费模式逐渐兴起,智能家居大有成为主流之势,与智能手机相连的汽车很快就要占领全球各大城市。

当设备变得智能,对与之匹配的“智能内容”的需求顺势而生。人工智能必然会成为媒体产业的重要支柱,这一切的实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变革:我们将如何与新闻交互?

现在,大部分人都通过搜索或社交网络来获取信息。尽管两者在功能性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们却也有值得注意的相似之处——任何通过这些平台呈现的内容都是相同的。世界各个角落的不同个体都在阅读一样的新闻。

举个例子,纽约时报的文章《卫生部官员对寨卡病毒肆虐区的妊娠问题意见不合》对于身处纽约的我、一个二十多岁的男性和一位正在备孕的里约热内卢母亲而言,读起来没有任何区别。

现在的内容就像一件均码的衣服,它从一开始就是这么被设计的。一位记者怀着“被尽可能多读者看到”的目标,去报道一个故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搜索和社交网络帮助个体定制、筛选了一部分信息。但是这些领域的巨头如谷歌、Facebook、Twitter 都深知,人工智能会逐渐取代他们的优势地位。这也是为什么自 2013 年起,这些科技公司都开始投资相关领域、收购 AI 创业公司。

AI之战:人工智能领域的收购案例


上一篇:2017黑龙江省考申论写作模板:新闻舆论与网络舆情引导

下一篇: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16年12月15日)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