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科技馆展映31部特效影片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第九届中国科技馆特效电影展映4日在科技馆开幕,将展映31部特效影片。今天起到5月5日,科技馆的球幕影院、巨幕影院、4D影院和动感影院将展映来自中、美等12个国家的31部优秀特效电影,包括《太空探索》《大熊雨林》《引力的秘密》等。其中19部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影片,10余部是科幻元素电影。
科技馆在展映期间,将组织科幻电影主题沙龙、球幕天文课等多项科普活动。尤其是为了增加观众对影视科技的互动体验,首次增设了为期三天的“科技电影嘉年华”公益互动展览,设置了4D座椅体验、VR/AR技术展示与体验、乐高电影元素展示与创意搭建、亲子互动等丰富的体验内容,清明小长假期间在科技馆西广场举行。今年“科技单元”面向社会邀约大众评委200位,将与五位专家评委共同评选出最佳科学传播影片、最佳创意影片、最佳特效设计影片、最佳国产影片和最佳观众推荐影片。
此外,由中影公司和科技馆共同主办的“希望的力量——《流浪地球》电影主题展览”昨起在科技馆东大厅免费开放,首次展出刘培强航天员舱外服、CN171-11救援队军事外骨骼等电影拍摄服装道具及珍贵设计手稿和剧照。
相关新闻
音乐世家出身 胡军演冼星海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联合出品的影片《音乐家》入围了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影片讲述了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在战争期间流离失所,得到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救助后,以音乐创作激励中哈人民抗击法西斯的故事。4月15日,影片将在英皇电影城放映,主创也将来到现场与观众交流。
《音乐家》由西尔扎提·牙合甫执导,胡军、袁泉、阿鲁赞·加佐别可娃和贝里克·艾特占诺夫等中哈演员共同出演,影片讲述了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生活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一部与音乐家有关的传记片,电影对音乐的使用也格外精彩。影片重现了冼星海修改《黄河大合唱》,创作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的全过程。《黄河大合唱》的出现更是将全片推向了高潮,展露了冼星海内心对祖国与家庭的思恋,对革命与正义的坚持。《只怕不抵抗》这首革命歌曲在跨越空间的童声演唱之下,也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动。
出生在音乐世家的胡军,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音乐知识,因此对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十分熟悉,此次扮演冼星海让他在开心之余也感觉挑战十足。
上一篇:30名扑火英雄牺牲引发泉州人关注 匿名外卖致敬消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