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两度走进中南海谈"依法治国"的法学家,走了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发布讣闻,2019年7月13日17点15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家福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王家福通过在民法、经济法、商法领域的大量著述,对我国民商法学科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他较早提出“依法治国”理念,曾两次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讲课,阐述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2018年12月18日,其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中国法学巨擘”王家福在京逝世,享年89岁(图片来源:中国法学网)
“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飘走了
王家福,1931年2月生于四川南充,曾任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审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经济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顾问。
他于1950年赴京求学,195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1959年从前苏联获得法学副博士学位归国,随后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工作。作为中国民法学界的资深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王家福通过在民法、经济法、商法领域的大量著述,对我国民商法学科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理论贡献,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
回顾新中国法治进程六十年,尤其是后三十年,王家福是法学界中不可或缺的一位功勋人物。他参与了《民法通则》《合同法》《经济法》《中国专利法》等多部重要民商事法律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较早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1983年,王家福与同事一道撰文论述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建设;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家福参与了彭真同志主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法通则》的起草工作,并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他提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1996年,他参加起草十五大报告民主法治部分,提出“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2001年,王家福又在《WTO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一文中呼吁制定民法典、完善商法体系、健全经济法。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100位改革先锋人物和10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王家福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两度走进中南海谈“依法治国”
1996年2月8日,是王家福的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那天,他走进中南海怀仁堂给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主讲了一场法制讲座,题目为《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核心议题是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王家福曾在采访中这样回顾当天的情景:“1996年2月8日下午2点多,我从家赶往中南海怀仁堂。3时整,讲座正式开始。我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新世纪即将来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说,“中央领导同志对我的讲课表示满意。提出了不少问题并进行了亲切生动的讨论。”
事实上,这已是王家福第二次踏进中南海的讲堂了。1995年1月12日,他曾为中央领导同志讲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那是中共中央举办的第二次法制讲座。
早在1979年9月,王家福与刘海年、李步云等参与起草中央《关于坚持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时,就使用了“法治”的概念。后来,王家福参与起草党的十五大报告,向中央领导解释用“法治国家”比“法制国家”好,建议得到了采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十五大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载入宪法。这被称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王家福几乎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所有重要民事法律的制定,在物权法草案制定之时,他也力排众议,强调特权制度应以保护公民财产权为目的,尤其是要防止公权力对公民财产的侵害。
2008年12月1日,由中国法学会组织评选的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颁奖暨“双百”活动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王家福因主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而荣获特别贡献奖。作为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获奖者的代表,他在发言时感慨万千。
2009年,王家福荣膺年度十大法治人物,他的得意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著名法学家梁慧星为恩师颁奖时说:“他在50年时间做了两件事: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样一个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法学泰斗王家福,以法兴邦,推动中国法治理念进步;桃李天下,奠基法治中国稳健前行。”
倾毕生之力推动中国法治前行
王家福令人爱戴和敬仰的不仅在于学问,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宽容谦和、淡泊名利,有君子之风,被法学界同行形容为“温润如玉”。
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是新中国培养的法学工作者,是靠国家的助学金完成学业,是党和人民的心血浇灌成长的学者,对党和人民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报效之志、报答之情。尽管他已步入老年,但这次获奖激励他不服老,他将继续与人民和同志们一道,为祖国的昌盛、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尽绵薄之力。
王家福对“以法兴邦”的追求无比执着。步入耄耋之年,王家福依然常常埋首于研究,伏案至深夜。家人劝他休息,他却说:“我是新中国培养的法学工作者,是靠国家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我们不能看着、等着,应该研究中国最迫切、最现实的民法问题,向党和人民提出建议,不断推动国家的法治事业。”
2018年,已值88岁高龄的王家福卧病在床,王家福的夫人叹息道,生病住院前,他还念念不忘建议中央成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以保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实施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