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百姓热切关注市“两会”
记者王静姝、张苑徐美琴、彭丽莎
4月25日至28日,金华进入“两会”时间。会场内,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会场外,百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密切关注“两会”动态。围绕社会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婺城百姓议热点、谈期盼、话未来,纷纷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既是对中国医疗水平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对中国医患关系的一次大洗礼。人们似乎从未如此清晰地看见,医与患是如此紧密地奋战在一起。张骏是金华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急诊科医生。疫情防控期间,她目送医护同行驰援而去,又迎接他们胜利凯旋。她由衷地为同行的医者仁心点赞,为病患的温情反馈动容。作为急诊科医生,张骏说,“我希望,政府可以进一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完善‘家庭医生’适应中国现状的落地模式,并同步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加强百姓对卫生常识、医药禁忌、医院运营机制等的了解,逐步提高社会公民医疗认知水平。”
“我希望,政府能联合学校加强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公职人员公开招考中对应届生给予一定的关注,在企业招聘应届生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引导。”张翼添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受疫情影响,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让他印象格外深刻。宅家数月,开学暂缓,实习延期,连毕业论文都是线上指导、线上答辩。眼看着毕业季将至,她和许多同学一样,希望在政府和学校的帮助下,能够沉着应对就业困境。
“我希望,政府能给予特殊行业一定的金融支持,护航全产业链迎来‘暖春’,也让广大服务业从业人员从容应对行业挑战。”徐乐是金华某银行信贷公司的职员。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小的冲击。眼看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相关流水渐渐步入正轨。然而,尚有部分行业尤其是影院等休闲娱乐行业处在“寒冬期”。在“解冻”之前,这些企业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相应的,基础生活保障也成为大量服务行业就业人员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希望能加大对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老年人日间照料的支持力度,使得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老年人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市民张先生非常关注养老问题,他希望,政府可以给予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多的优惠报销政策,减轻老年人因病导致的经济压力,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可以更加幸福。
深化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百姓居住环境
在河盘桥社区红叶小区,楼道墙壁粉刷一新,处处彰显着干净整洁的新气象,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正享受着老旧小区改造的红利。“我在红叶小区住了十几年了,是小区发展变化的见证者。”范光辉说道,自老旧小区改造以来,红叶小区的居住品质有了质的飞跃。针对小区车位的合理规划利用,他建议可以在小区大门口安装车辆识别系统,避免外来车辆占用小区内的停车位。
“我最满意的地方就是新增了健身娱乐场地。只要天气好,我就会带着孩子们出来散散步、健健身,顺便和大伙儿聊聊天,这日子充实欢乐了很多。”市民章素丽自退休后,就在家里帮忙照顾孙辈。她说,红叶小区通过从无到有、修破如新和变乱为整等一系列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我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建立长效保持机制,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能越来越好。”
李先生今年73岁,妻子是一名残疾人,行动较为不便,因为家住老旧小区,平时,他想带妻子出门有些困难。“政府为我们安装了一些无障碍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还有很多残疾人朋友家住老旧社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想出门还是不太方便。”李先生希望,政府能在老旧小区大力普及无障碍设施建设,广泛为特殊人群出行提供便利。
“现在,整个小区亮堂不少,私拉电线、乱晒衣服的现象没有了,小区干净了、硬件设施上去了,大家也都自觉爱护公共环境了。”在常乐小区住了近30年的邓金芬老人对改造后的小区环境竖起了大拇指。破旧立新,一步一景。昔日看着难受、住着堵心的常乐小区“颜值”大大提升,这种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邓金芬一家喜上眉梢。
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乡治理水平
“雅畈这几年变化很大。党员干部工作更积极,村民更信任村干部,各村环境也美得像是花园一般。”雅畈镇二村村民陈红光说道,得益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雅畈镇村面貌大幅改观,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呼声。陈红光认为,村庄变美之后还不够,既要有优美的环境,也要有由内而外的历史文化气息让村庄充满灵魂。“我将与村民一起修缮古建筑,发扬传统文化,协力打造充满生机的文明乡村氛围。”
厉秀娟是婺城区环卫服务中心环卫一所青春站站长,负责管理辖区内46名环卫工人的工作,涉及小区210个,覆盖人口28000余人。工作多年,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都带领环卫工人做好城市的美容工作。婺城上下积极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后,志愿服务持续不断,环境卫生更加整洁。厉秀娟认为,“城市环境卫生的保持,需要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希望能够多多展开文明教育宣传,营造出人人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此外,环卫工作非常辛苦,也希望政府能出台更多惠民政策,不断提升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和职业获得感。”
金孝平是蒋堂镇清水塘村村民,提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他也竖起了大拇指。“这几年,村里的路变干净了、水变清了、村民变团结了,整个村庄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他直言,没想到文明城市创建能带来这么多积极的改变,着实让人惊喜。金孝平认为,这种正向的变化需要一直持续下去。“希望能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让全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同时,利用文化礼堂多举办一些活动,在装点村庄的同时也更加充实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是城市文明提升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市民叶女士表示,工作之余自己喜欢下厨,常去菜市场采购,几年前,市区有些菜市场比较拥挤杂乱,卫生状况堪忧。“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天蓝了、水清了,菜场也整洁了,在金华生活越来越舒适了。”叶女士的老家在婺城区沙畈乡,她希望,“政府能继续加大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投入力度,大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红利。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上一篇:外界关注美是否暂缓华为禁令
下一篇:秀强股份股价五连涨再收关注函 充电桩玻璃、太阳能屋顶业务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