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数字报
短片拍摄现场 受访者供图
《故城归人》海报
商报记者 谈书
重庆商报讯 这两天,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的汪鸿坤、杜畅宇等同学火了,他们的电影短片《故城归人》同时入围柏林华语电影节青年竞赛单元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剧情片主竞赛单元。今天,他们将启程前往北京,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颁奖典礼。
以大学生的视角
观察社会百态
电影短片《故城归人》讲述的是女主人公李念因家暴防卫过当失手杀了自己的丈夫,经历了7年牢狱之灾后重见光明,心中唯一牵挂的是自己的儿子,然而整个社会和家庭已无法包容她的存在,这成为了她和儿子相认的阻力。
《故城归人》的导演叫汪鸿坤,21岁,是川外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他介绍,这部短片改编自多年前的一则新闻,题材稍显沉重,整个片子以亲情为主线。“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是想以大学生的视角观察社会百态。”汪鸿坤说,主创人员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这也是他们的毕业作品。
《故城归人》成片后反响不俗,不仅入围柏林华语电影节青年竞赛单元,还入围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两个奖项,分别是原创影片大赛剧情片主竞赛单元和特别单元“梦·百态”。
《生活麻辣烫》
知名演员加盟
主创团队从去年6月开始筹备,11月中旬开机,总共拍了两个月时间。杜畅宇是汪鸿坤的同学,也是这部短片的制片人,她在记事本中详细记录了短片从筹备到拍摄每天的工作流程以及每一场戏的分镜头,包括拍摄场景和演员列表,一目了然。
短片演员是汪鸿坤的学弟学妹,另外,参演《生活麻辣烫》11年的名角“蒋玲玲”也加盟该片。“蒋玲玲”表示,自己当初完全是被同学们的诚意打动,“这也是我第一次与大学生合作拍短片,我也想尝试与不同导演合作”。她说,同学们的朝气蓬勃、单纯和激情深深感染了自己,这次合作让她记忆深刻。
汪鸿坤表示,拍摄短片总共花费了2万多元,这些钱都是几个主创人员自己筹来的,“现在看来,一切辛苦都值得”。
花絮
对白都是重庆话
短片的所有取景都在重庆。杜畅宇称,自己在重庆生活学习4年,对这里很有感情,而重庆有山有水的独特地理位置会给短片增添代入感。“连对白也都是重庆话,很亲切。”她称,为了让更多人看懂,他们采用了中英文字幕。
汪鸿坤则表示,重庆的特色性地标会很好地反衬女主人公的内心情绪,如长江索道可以展现女主人公回到家乡时的强烈归属感,朝天门大桥则突出她内心的纠结分歧,而通远门城墙则体现其在茫茫都市中的渺小……
用麻绳自制威亚
这部短片虽然只有23分钟,可拍摄时却让同学们吃了不少苦头。杜畅宇说,有一场天台戏让大家记忆深刻,为了剧情需要,这个天台要够高,能看到大部分重庆城市景观。为了找合适的天台,他们跑了大半个重庆,还联系了房屋中介帮忙找,最终在小龙坎的一个老社区找到了合适的天台。“我们只需要拍两天,可房主不可能只租两天给我们,我们只能租1个月。”拍天台戏很苦,演员要站到很高的台子上,同学们就用麻绳自制威亚,把几百斤的摇臂拍摄器材吊上去。
还有一场需要在船上拍的戏,由于资金有限,同学们不可能包下一艘船,大家只能在甲板上挨个说服观景游客,“这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配合让我们很感动”。
声音
想拍电影
可先用微电影练手
导演汪鸿坤:这两个电影节的参影作品都有几千部,能够入围已经是对我们的最大肯定,即使没有获奖也不会有任何遗憾。
四川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丁钟:川外本身是一所语言类高校,同学们这次的作品用的是视频语言同世界和社会沟通,也是一种突破。虽然作品有瑕疵,但同学们的创作激情很值得肯定。
重庆商报渝电影制片人张永波:大学生的资金有限,但优势在于有激情、敢想敢做。建议有拍摄电影愿望的大学生可以先用微电影练手,比如先用DV或单反等机器拍摄。另外,多观察生活,要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尝试写剧本。最后,需要一个团队进行合作,找到志同道合又各有所长的小伙伴非常重要。
上一篇:由此引发了公众对癌症免疫疗法、搜索引擎百度和三甲医院科室外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