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民”活动|青岛仲裁办主任邓焕礼:充分发挥仲裁优势 为“搞活一座城”提供高效服务
青岛仲裁办主任邓焕礼述职
大众网·海报新闻青岛12月15日讯(记者 郭欣 滕晓阳)12月15日上午,青岛仲裁办主任邓焕礼在青岛市2019年度“三民”活动中向市民做述职报告。邓焕礼介绍,青岛仲裁办充分发挥仲裁化解商事纠纷独特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为“搞活一座城”提供了专业高效仲裁服务。在第二届中国仲裁公信力评估中,青岛仲裁办荣获全国十佳仲裁机构和涉外服务十佳机构“双十佳”。
创新仲裁国际合作机制
强化平台思维,积极构建仲裁国际合作新平台。今年,青岛仲裁办成立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携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发起成立上合组织国家仲裁联盟,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加强与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境)外仲裁机构务实合作,服务“走出去”战略。
青岛仲裁办始终保持开放思维,不断创新仲裁国际合作机制。“目前,我们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国内仲裁机构和国际商会仲裁院(ICC)、德国仲裁院(DIS)、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SCC)等国际知名仲裁机构联合发布《“一带一路”仲裁机构北京联合宣言》。与北京、西安等国内仲裁机构共同发布《“一带一路”仲裁服务合作机制建设倡议》。与维也纳国际仲裁中心举办中国-奥地利仲裁法律与实务研讨会。举办ABC新产业(人工智能+区块链+内容产业)国际仲裁座谈会。”邓焕礼介绍。
积极服务创新创业创造
除了深化交流与合作,青岛仲裁办也不断加强创新。通过与百度、平安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合作,建成国内领先的互联网仲裁办案平台。运用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成国内首个基于5G网络切片技术的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创新仲裁流程,制订《互联网仲裁规则》,降低仲裁成本30%以上,仲裁期限控制在30天以内,切实提高仲裁质效,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服务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据了解,青岛仲裁办通过互联网仲裁平台主动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平台对接,实现金融仲裁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与各金融行业协会建立联动工作机制,金融合同仲裁条款规范率达40%。发挥金融行业仲裁调解员作用,建立民营企业金融纠纷预防化解机制,调解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倍。高效仲裁金融纠纷,平均结案时间38天,金融案件数量、标的额同比均翻了两番。提高海事海商国际仲裁员比例和层次,建成由120余名专家组成的海事海商仲裁高端智库,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