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商促招商、服务促发展 曹妃甸新城不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
曹妃甸新城
近年来,新城管委会坚持“以营商促招商、以服务促发展”为引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成功招引一批行业带动作用大、产业竞争优势强的战略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签约入驻,“产业聚集、产城融合、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显现。
一、聚力招商引资,尊商重商,重大项目引进实现突破。一是换位思考,提升招商理念。坚持互利共赢的项目发展思路,从项目预选址、方案设计到手续跑办、细节合作等各个方面,提供全程主动服务。在引入河北科技学院项目过程中,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及时梳理用地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多套预选址方案,同时主动聘请行业专家,提供专业服务,帮助优化项目方案,得到了校方积极肯定,最终促成项目签约。二是阵地前移,扩大招商半径。在全面推动全员招商的基础上,实施“自主+走出去”招商战略,一方面通过派出驻外招商组、参加产业博览会等方式,阵地前移;另一方面通过自主举办招商推介会,凸显优势,努力形成“外向辐射、内向吸引”的招商工作格局。恒大、富力等项目落地之后,珠江控股、宝能CBD及科技产业园、杭萧钢构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城市产业项目相继导入,深圳摩天之星加速器、协成机构双城小镇等科创研发产业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三是持续发力,强化招商信念。依托华北理工大学、工职院、景山学校等优势资源,特别是恒大集团御海天下、富力城等项目的强势开发的品牌效应,持续推动城市产业项目招大引强。香港力高、北京金茂等项目正在深度推进,华为大数据中心、鸿宜鑫智“创客家”项目等产业项目达到入驻条件,不断掀起产业项目签约入驻热潮。同时,继续与恒大、富力对接,力争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孵化基地、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拓展合作。
曹妃甸新城
二、聚力项目落地,亲商助商,项目建设推进取得成效。推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根据不同时期重点工作内容的转变,按照“对接部门可以变、项目联络员不变”的原则,明确一名项目专员全程跟踪、提供保姆式服务,真正让企业感受到在曹投资的贴心、舒心和放心。在推进恒大项目落地过程中,该管委会抽调两名班子成员,精选业务骨干,于签约当日下午组建了专项服务工作组,推进项目落地工作,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仅3天时间,就达到了首期土地出让规划条件。针对项目选址区域存在的问题,分别组建了土地解押收储、遗留问题解决等专项小组,由相关局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连续7天在省海洋局、省不动产登记局等省直机关跑办各类手续,以“实干为先、担当作为”的干事作风,保障了恒大项目如期开工。在推进先行启动区建设过程中,成立了项目建设专项服务小组,定期深入施工现场摸排情况,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现场解决配套临建、水电供应、质量检测等一系列问题,有效保障了项目进度。目前,首堂创业家一期工程已达到预售条件,每年同比减少碳排放1636吨,社会效益显著。同时,积极协调意向企业与曹建投公司对接洽谈,促成了与上海中鹰集团合作建设生态科技示范小镇项目,打造科技生态、健康宜居、功能完备的绿色城市名片。
三、聚力主动服务,安商扶商,城市活力明显提升。一是进一步完善监管职能,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以抓审批提速、抓服务提质、抓效能提升为主线,在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相继设立曹妃甸新城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完善为企业服务审批、监管、审计等职能。着力打造“微服务” 审批公众平台,组建“智能宣传和查询”系统,制作了惠商办事指南、惠民联系卡等,深入阐明招商政策、土地手续办理等相关知识,实现各项服务业务“一窗受理”、“当场或当天办结”。同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大力整治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违法广告、网络违法行为等突出问题,维护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公平稳定的营商环境。二是全方位强化调度督导,及时解决项目问题。实行周调度、月观摩、季考评的推进方式,开展全方位跟踪服务,主动帮助项目分析、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具体问题。按存在问题开展项目分类,引导业主相互交流准备资料情况和办理流程,指导业主统筹安排时间,每周挂账督办、全程领办,提高办结效率。通过现场办公、专家会诊等方式,协调解决配套临建、水电供应等各类问题200余件,有效保障了项目进度。三是高标准落实监督检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纪检部门监督责任,制定了《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监督检查问责问效制度》,邀请17家市场主体对新城服务职能部门进行评价,发放营商环境征询意见卡,对服务质量差的单位和人员实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