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消费者走上正确维权之路



2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起诉上海迪士尼禁带饮食一案,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食品损失46.30元,迪士尼补偿50元。

9月12日,备受关注的原告王洁莹诉被告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上海迪士尼乐园)服务合同纠纷一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浦东法院”)主持下调解结案。

2019年1月30日,原告前往上海迪士尼乐园游玩,并携带部分即食食品以备游玩时食用,在乐园安检时,被告知根据《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游客不得携带食品进入乐园,经交涉未果,原告自行处置食品后入园。3月15日,原告诉至上海浦东法院,请求判令:1.确认被告《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须知》中“不得携带以下物品入园”部分的“食品、酒精饮料、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条款内容无效;2.被告赔偿原告因上述入园规则被迫丢弃的食品损失46.30元。

上海浦东法院于2019年3月15日立案受理该案,于4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审理期间多次组织双方调解。

期间,被告对入园规则中相关条款内容进行了修改:除少数特殊食品仍禁止携带外,游客可携带供本人食用的食品及饮料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

9月12日,经上海浦东法院主持调解,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补偿原告王洁莹人民币50元(当庭给付)。该调解协议已经双方当事人签收生效。

备注:以上材料来源于网络

来源:9月12日 中国经济网

【题目】

华东大学生状告上海迪士尼乐园,在入园时禁止携带饮食,称其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上海迪士尼乐观告上法庭,在法庭多方协调下,上海迪士尼乐园理赔其46.3元赔偿款,并于9月11号公布修改入园规章,允许游客携带饮食入园。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表明主要态度。

大学生状告上海迪士尼事件,反映出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觉醒,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个人权益不受侵犯,也体现出了国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上海迪士尼乐园之前的额做法,也体现出来在服务行业某些商家确实存在霸王条款现象,需要有关部门的加强监管。

2.本事件的意义。

(1)大学生的状告胜利不仅仅代表了个体的权益得到了保护,而是代表着广大消费者利益得到合法维护,体现了公民依法维权意识的增强,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

(2)虽然侵权事件涉及金额很少,但是大学生却能代表消费者集体发出声音,向商家的不合理条款发出质疑,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权益维护意识的增强;

(3)事件过程中,法院的积极协调,商家的定期整改,都传达出一个信号,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在日益完善,我国各界机制体制改革也正在积极推进,全面的提升将带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事件发生的原因。

(1)上海迪士尼存在不合理条款,其原因在于缺乏相关的服务意识,为了牟取景区内销售饮食的利润而制定此项霸王条款;

(2)事件中的大学生没能通过消费者权益监督举报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法院来实现个人维权,也说明了先关管理部门监管的确实,消费者举报通道的不畅通。

4.提出对策。

(1)进一步推进服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合工行部门、行业协会等多种渠道,提升服务商的服务意识,做好供给服务质量提升,助力行业发展。

(2)建立健全服务业监督举报机制,对于被举报的商家,若经核实确实存在霸王条款,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则要进行行政处罚,责令整改。

(3)利用多种渠道,如微信、微博、线下宣讲等,进一步提升公民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呼吁群众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上一篇:维权女车主:王思聪被限高都不回应,我有啥好回应的

下一篇:西班牙华人员工拒绝加班被老板打伤 诉诸法律维权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