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融消费维权的“浙江样板”



(原标题:打造金融消费维权的“浙江样板”)

昨天,一条来自杭州市金融办的手机短信发送到市民的手机里,提醒凡面向社会公众宣传的筹资行为须经过批准,否则涉嫌非法集资,建议投资理财选择合规渠道。

上周五,杭州全面启动“贯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年计划’暨浙江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双百行动’”(以下简称“双百行动”)。

作为率先实施《浙江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今年的这场由浙江银监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联合推出,FM93联动近3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承办的行动,将借由“公益先导,银监搭台,银媒合作,公众受教”,打造金融消费维权工作的“浙江样板”。

金融消费情景剧邀你入戏

理性投资远离非法集资“校园‘网贷’画了一块高收益的蛋糕,可是高额利息、不透明收费、卑劣的催债手段,你是否清楚?”“双百行动”现场,百集金融消费情景剧《校园“网贷”风险》正上演,饰演大学生的演员向台下观众抛了这样一个问题。

“理性投资,我常常给家里在读书的‘小伢儿’说起的!”台下,政苑社区的居民不慌不忙地应着。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与浙江银监局去年启动“金融青年行动计划”,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相呼应,包括防范“校园网贷”、诈骗、非法集资等消费风险案例题材在内的“百集金融消费情景剧”,由浙江银监局、浙江金融团工委联合出品,通过广播情景剧形式生动演绎,将金融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其中的精选篇目,还将作为优秀教育作品推荐给2016年中国银监会“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机构的官方微信进行广泛传播。由情景剧改编的多部主题微电影,以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为宣传主阵地实现覆盖传播。

当天来到现场的中国银监会消保局的田新宽处长表示,近年来,老百姓可支配的财富越来越多,需要更加频繁地作出财务决策,财富保值增值的愿望日益迫切;同时,一些违法违规金融活动趁虚而入,对公众资金安全造成损害。金融宣传普及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分阶段开展“走进系列”

分区域普及金融知识

来自浙江省消保委的一份投诉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服务类投诉量由去年同期的40件下降到14件,下降率65%,下降趋势明显。

“普及金融知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有力抓手,是提升自身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的有效载体,也是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金融生态,促进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浙江银监局局长熊涛说。

浙江省金融办的盛益军副主任认为,浙江人历来具有独特的“金融基因”,老百姓的投资理财意识很强,投资理财的需求巨大。“我们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好实体经济,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老百姓的投资理财创造多元化渠道和产品。金融办将形成合力整治线上线下金融乱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盛益军说,希望群众能更深入了解金融知识,提高投资理财的水平,增加金融性、财产性收入,同时也增强风险意识,远离非法集资陷阱。

另外,“双百行动”的另一议程“百场普及金融知识走进系列活动”,后续将由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同配合,分阶段突出宣传重点,逐步开展“走进商圈”“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学校”五大系列活动。

每个“走进系列”还为特定场所的消费者群体设计双向互动环节。如在社区普及宣传中现场发放2万份“金融知识口袋书”,通过漫画形式向社区居民生动宣传金融消费知识,以满足不同金融宣传对象需求,解决以往一厢情愿“送上门”却遭遇“消化不良”的尴尬。

netease


上一篇:业绩大幅下滑 朗诗地产频遭维权陷伪绿色泥潭

下一篇:河北股民拟状告"大智慧":征集更多股民集体维权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