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毕业季:清华校长与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座谈谈了什么



  “你们处在一个充满无限机会、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充满各种挑战。要珍惜你们所拥有的一切,在面临更多选择时,要懂得如何去坚守、坚持,要有担当。”6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校史馆与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座谈,为即将离开母校的同学送上谆谆嘱托。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参加座谈。

邱勇校长在座谈会上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顺利完成了学业,同学们即将奔赴各个工作岗位,开启人生新的历程。座谈会上,大家纷纷发言,分享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感悟与不舍,畅谈理想,展望未来。

  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来自环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王佳明毕业后即将回到家乡四川做一名基层选调生。他说,2008年汶川地震时,清华师生为灾区人民踊跃献血,当时自己刚刚迈入大学校门,倍感亲切温暖。在清华的8年学习经历,让自己懂得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对责任、担当、奉献有了更深刻认识。自己要做一个坚持原则、坚持底线、懂得奉献的清华人,用对社会的奉献报答清华的教育之恩。

研究生姚国友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陈郝杰曾全程参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慕课课程的录制、课程上线、线上答疑和线下辅导,为校内外近万名选课同学服务。毕业后,他选择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通过分享与导师冯务中的三个故事,他说,清华人应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应有的精神面貌。

  机械系博士研究生刘建春曾以第一作者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5篇被SCI收录,2篇被EI收录。他回顾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国访学的历程,认为学校提供的访学经历大大地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目前,他已签约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期待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积累,为壮大祖国的海军装备力量作出贡献。

  来自建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吴伟毕业后将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做博士后工作,他从“选择”、“机遇”、“责任”三个方面分享了在清华学习感悟。他表示,自己将肩负起对社会、对工作和对自身发展的责任,不负清华的培养。

文森特发言。记者 张 宇 摄

  清华创客空间创始人、精仪系硕士研究生毕滢毕业后将继续创业。他说,清华创新、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成为“创客”。法国留学生、工业工程系硕士生文森特是巴黎中央理工大学的中法4+4项目留学生,也是清华亚洲青年交流中心的留学生骨干,毕业后将回法国。他表示,在亚洲青年交流中心的经历让他有更多机会与中国学生交流、体验中国文化,清华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让他获益匪浅。


上一篇:中国人民大学:在闽招生数连续五年增长

下一篇:第一代女大学生海外白手起家 铿锵玫瑰绽放法兰西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