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借梯登高深化中法产学研合作



当地时间7月6日下午,法国巴黎第二届“海宁日”活动在巴黎举行。法国经济财政部代表夏尔女士、法国机械及冶金工业联盟秘书长菲纳等出席活动,活动期间,海宁市委市政府重点拜访了重要在谈项目外资方及相关行业协会,与部分有意向的法国企业开展了招商洽谈。

潮声回响于欧亚大陆彼端,“海宁日”意味着什么?

国内首个以“产”为导向、以“学、研”为主的中法合作园区项目的建设,正是得益于这一中法联动新机制。

在去年7月举行的首届“海宁日”活动中,海宁市和法国机械及冶金工业联盟、法国能源7号国际咨询公司、巴黎第十大学达成一致,共同建设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今年1月,这一项目正式签约,开了全产业链国际合作在中国发展的先河。3月23日,在国家工信部和法国财政部之间副部级对话机制联委会配套活动——中法工业合作圆桌会议上,海宁市和法国能源7号国际咨询公司受邀就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项目作交流发言,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部门及与会中法企业的高度关注。6月9日,海宁市与国家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签署正式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中法合作产学研园区项目上的合作正式启动。

这一项目既补齐了海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稀缺的短板,又通过法方对其会员企业的影响力,招引法国及其他欧美优质制造业企业落户海宁。上一届“海宁日”带来的效益仍在不断涌现。

目前,首届中法合作“智能制造”实验班已于6月完成招生,计划9月开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法式学徒制工学交替的培训模式,培养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操控高级工等先进制造业基础人才。“我们已经提前在这个班里落实了4名学生。”位于海宁经济开发区的法资企业浙江宝捷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文彬说。

第二届“海宁日”,又带来了怎样的新突破?

“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国制造2025’,海宁所在的长三角正是‘一带一路’重要的起点和中国制造的核心板块。”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说。我们将争取吸引更多符合海宁产业发展导向的外资企业落户,助推海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据了解,在第二届“海宁日”活动中,海宁市还与法国机械及冶金工业联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法国能源7号、AMIS、EPHA、Daigyo等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作为法国最大的企业联盟,法国机械及冶金工业联盟拥有4.3万家工业企业成员、数十个分支协会,其会员的工业产值占全法国的50%,出口额超过法国对外出口贸易额的50%。


上一篇:欧洲首份中法双语杂志《双赢》面世(组图)

下一篇:澳大利亚“双反”中法产铁道车轮幕后:太原重工之外直指马钢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