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召开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公安部2018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年的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我市高度重视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由市公安局牵头建立了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8部门参加的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市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组织领导全市专项行动,研究部署推动各项工作。
发布会上,陈珉同志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我市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组织部署、工作举措及取得的工作成效。枪爆犯罪是形式最激烈、后果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暴力性犯罪,历来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为深入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公安部2018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年的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我市高度重视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形成了主动进攻,整体联动的严打严防严管态势。
强化破案攻坚,切实打好严打枪爆犯罪主动仗
全市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防事故、压发案、多破案、多收缴、多缉捕”的行动目标,“缉枪”“治爆”“净网”三管齐下,始终将打击整治的锋芒对准境内制贩、境外走私、网上贩卖等枪爆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发起凌厉攻势。行动以来,全市共查破非法制贩、持有枪弹等刑事案件63起,查破非法制贩、运输爆炸物品等刑事案件24起,逮捕76人,持枪杀人、伤害、抢劫、绑架、强奸类案件零发案,利用爆炸物品实施犯罪案件零发案。
强化清查收缴,切实打好消除枪爆隐患攻坚仗
依托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会同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清查收缴行动,全面收缴流散社会的非法枪爆物品。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对涉恐、涉黑、涉毒、涉赌人员和扬言报复社会人员、有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倾向人员,以及军械枪迷、狩猎爱好者的研判分析,开展动态数据比对碰撞,及时发现收缴非法枪爆物品。专项行动以来,我市印制张贴通告12000份,深入走访街道、社区、乡村、车站等公共场所和涉枪涉爆从业单位6000余个,设置自动投弃点300余个,组织现场宣传活动16场次。全市上缴、追缴枪支220支,猎弹、小口径弹、气枪铅弹等各类子弹共32839发,烟花爆竹8155箱,炸药50.9公斤,雷管26枚,弩2把,管制刀具1241把,易制爆危险化学品3175公斤,及作案工具一批。
强化隐患排查,切实打好枪爆重点领域治理仗
紧紧围绕涉枪涉爆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切实解决突出问题。针对涉枪涉爆案件暴露出互联网、寄递物流、矿产资源、安全生产、原材料等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彻查枪爆来源渠道,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企业的法律责任,加强行业监管,及时堵塞漏洞。截止6月30日,全市共排查民用爆炸物品、剧毒和易制爆危险品、烟花爆竹、放射源等危爆物品从业单位(储存库)941家(处),发现安全隐患343项,其中限期整改175项,立即整改168项,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76份,以上安全隐患现已全部落实整改。
强化机制建设,切实打好枪爆管控能力提升仗
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对所有涉枪涉爆单位进行安全检查,以“查违规、查隐患、查制度落实”为重点,依法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列出清单、落实责任、彻底整治、集中清零,严防发生涉枪涉爆案件、事故。完善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部门间情报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联合培训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协调联动、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依托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加强地区协调联动,联合打击整治区域突出枪爆问题,不断提升枪爆物品治理能力。建立线索举报激励机制。畅通举报渠道,明确群众举报涉枪涉爆违法犯罪奖励办法,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方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举报线索。期间,接到群众举报线索6条,落实群众举报奖励15000元。今年5月7日,江门公安局森林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破获一起非法使用枪支狩猎重大案件,缴获散弹猎枪3支、雷鸣登子弹114发、射钉弹157粒、钢珠弹1608粒、气枪铅弹500粒、雷管2个、“三有”野生保护鸟类7只,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
下一篇:【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时】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甘肃省交办第三十二批生态环境信访举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