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数据首对电商开放 网购家电消费维权有保障
8月24日消息,北京市工商局昨日与包括京东、天猫、亚马逊、苏宁、国美在内的11家知名网络交易平台签署《加强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协议》,并成立网络消费维权专家委员会。这是北京市工商局将首次尝试行政部门和网络交易平台的主体信息、质量监管、消费维权数据交换。
《加强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协议》首次明确工商部门定期对企业的投诉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分析;首次实现由多家网络交易平台集体承诺落实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
据悉,这是第一次尝试行政部门和网络交易平台的主体信息、质量监管、消费维权数据交换;第一次明确工商部门定期对企业的投诉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分析;第一次实现由多家网络交易平台集体承诺落实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工商部门与平台经营者推进主体信息、质量监管、消费维权等数据交换共享,通过数据交换有效防控网络交易风险,提高主体监管、商品质量监管和消费维权的靶向性,以实现网络消费维权社会共治。
据了解,协议签署后,市工商局将充分依靠数据和技术的手段,向网络交易平台推送相关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发展互助、改革共推、监管互动,积极防控网络消费风险。工商部门也将主动服务,会将企业信用网的一些主体信息向电商平台开放,电商平台在于企业签约时,可以和政府的数据接口直接对接,不需要自己去识别企业的真假,可以帮助电商加强对开店企业的审核。
工商数据首次对电商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助力电商对开店企业进行审核,能够降低消费者选购到劣质产品的几率。如今,网购小家电非常火爆,不少消费者认为小家电不需要安装调试,网购不仅价格低,快递也很方便。殊不知这类产品价格低廉,厂家、商家疏于管理,同时因为消费者购买到劣质产品后维权意识不强,或者得不到满意的售后服务后投诉无门,让不少网商钻了空子,导致消费者网购小家电却遭遇服务保障跟不上的问题。如果能有完善的网购保障政策,每个环节监管到位,也不至于让消费者对网购失去信心。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消费者网络购物维权比较困难,这主要由法律的不完善、消费者与电商商家之间透明度不高、“高仿”产品和“山寨”产品充斥网络、消费者和商家对知识产权的认知不到位、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不到位、执法部门监管不力等因素引起。工商局此次和多家电商签订协议签署后,将有利于消费者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和维权行动。他们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发展互助、改革共推、监管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网络消费风险。
上一篇:海口新城吾悦广场遭近百名业主维权:房还没交就严重漏水
下一篇:患癌被开除女教师家属怎样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