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回民区分局五项措施大力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回民区分局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极大的便利。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改革落地。分局将“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推进,各相关股室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合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搭建、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实施清单编制和数据平台斜街等工作。
二、推行智慧监管,加强平台建设。一是围绕回民区“营商环境提升年”,采取“互联网+宣传”、“互联网+表格下载”、“互联网+领照” 、“互联网+年报”等“互联网+政务服务”措施,持续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名称登记管理系统、简易注销系统的优化、完善和运用,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辖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年初,分局核发了自治区首张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加快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智慧监管工作的步伐。 二是进一步完善“回民区工商企业QQ群公众交流服务平台”服务功能,目前,通过工商企业交流QQ群为辖区2万余户办事企业发送表格4.5万余份,预约完成注册登记1.2万余户。实现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三是在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的基础上,推出了企业登记注册书式材料提交、领取送达营业执照“双向邮递”免费便民服务,从而使企业登记注册从现场提交材料变为“零见面”委托形式的申请、领取模式,缩短办照时间,实现了辖区企业足不出户即可申请办理登记注册等业务的愿望。
三、加强协同监管平台建设,实现互联互通。一是分局多次向回民区区委、区政府汇报协同监管平台建设、企业信息统一归集公示等工作开展情况,积极争取支持。二是按照 “一网归集、综合监管、全区共享”总体目标,协调指导回民区各相关部门,认领企业数据,上传监管信息,逐步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和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目前,回民区18个政府职能部门已充分利用协同监管平台开展企业信息统一归集公示等监管工作。三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联合惩戒工作。今年以来,回民区工商、食药、质检、城管、烟草专卖局等部门通过(回民区)协同监管平台公示行政许可41568项,行政处罚719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7次,涉及抽查事项31项,检查市场主体479户。
四、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一是以2017年度企业年报公示为抓手,不断提高网上年报率和信息公示便利化水平,提升“互联网+监管”水平,努力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企业监管新机制。二是认真梳理年报数据,为政府决策和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实施有效监管。三是推行二维码公示代替营业执照监管模式,实现“互联网+证照监管”的有效突破。截至目前,已在辖区中山西路商业街大型商城商厦及迎街商铺、万惠、旭朗、京源港、金浩仑等20余个商场、农贸市场、汽配城及1200余户经营主体中进行推广。
五、进一步完善3.15微信平台功能,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一是进一步完善3.15微信平台功能,畅通消费者诉求表达和权益保护渠道,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消费者诉求,实现对消费纠纷的网上接收、网上分流、网上调解、网上跟踪督办,推动跨区域、跨境消费纠纷的在线解决。二是加强对3.15微信数据的综合运用,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相关投诉信息进行公示和曝光,倒逼经营者积极妥善处理消费者合理诉求,引导和推动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加大消费维权宣传,普及科学消费和维权知识,逐步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和消费者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引导科学健康消费。今年以来,分局3.15微信平台关注量已达18万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 1万余件,已全部进行了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