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的板子落下之后
央视“3·15”晚会已经举办了29年。这是每年企业的“大考”,也是各界聚焦消费产品、服务质量的集中曝光期。今年的“3·15”晚会,纸尿裤回收再卖、资质证书随意挂靠、手机APP窃取用户隐私等问题引发关注。
点评:每年3月,消费者权益保护都是社会焦点:商家们小心翼翼,消费者们也关注是否有新的“曝光信息”,甚至有不少行业把这个节点做成了“年度促销节”,以稳定消费者情绪,鼓励其投入新一轮的“买买买”。然而,比起年度曝光新的“假冒伪劣”,更需关注的是,此前曝光的违规商品是否得到合理惩处?上一年热议的“维权困境”是否得到有效解决。比如,网购平台电子产品售后困难、某海淘平台涉嫌“售假”问题,可谓经年积弊,久未解决。如何让消费者权益维护真正落到实处,让消费者日常维权不再困难,这不仅是“3·15”的热点,更当是“功夫更在平日”。